 |
《南方快報》南方論壇
|
上一篇主題 :: 下一篇主題 |
發表人 |
內容 |
野侍一郎 特區作者

註冊時間: 2007-03-31 文章: 2626 來自: 南投
|
發表於: 星期三 五月 04, 2016 10:17 am 文章主題: |
|
|
人是一個微妙的生物種
他有頭腦會想 但卻不一定會思考
他有嘴巴會說話 但卻不一定會溝通
他有情緒 但卻不一定會控制或善自掌握
人也會有一個通性 但也不一定就是理性
他被罵可能記恨七天 隨著耳邊記憶日漸消散
他被打可能記恨一個月 隨著肉體疼痛消失也淡忘
但是 如果他被輕視 漠視 嘲笑
卻可能記恨一生 因為它們是會烙印在心靈
人之微妙在於 相距不到一尺 說著相同的語言
但可能終其一生卻無法溝通 |
|
回頂端 |
|
 |
野侍一郎 特區作者

註冊時間: 2007-03-31 文章: 2626 來自: 南投
|
發表於: 星期三 六月 29, 2016 11:44 am 文章主題: |
|
|
奴才的對話
林語堂在《一夕話》中有這麼一句經典話語:「中國有這麼一群人,本身生活在社會的底層,自身權利每天都在受到侵害,卻具有統治階層的意識,就是在動物界也找不到如此弱智的人。」(林語堂說的,不是我說的喔!)
我是在我的《一朝語》(還在寫還沒有出版的打算)中,提了奴才乙常笑奴才丙沒出息,老是在餿水中撈食物,像他都等在廚房窗下,主人會丟出不吃或吃剩的飯糰,不過他是很崇拜奴才甲,可以在收拾餐盤時,吃到殘餘的蛋糕,同時偶而還會丟幾塊給他,令他感動不已,昨天還罵他不要那麼沒出息,要以奴才領班阿亮為榜樣,隨時歌頌感念主人恩德,因此能陪主人董事長下台餐會,就吃到牛排了,那真是奴才無上的光榮!
回來還訓斥我,要盡到奴才的本分,奴才就是奴才,別想太多有的沒有的,真是金玉良言,果然是奴才的領班也是榜樣!
(ㄚ!甚麼!你說我好像在諷刺甚麼?沒有!沒有!我一點也沒有要諷刺甚麼啦!只是寫下奴才的對話。) |
|
回頂端 |
|
 |
野侍一郎 特區作者

註冊時間: 2007-03-31 文章: 2626 來自: 南投
|
發表於: 星期日 七月 03, 2016 11:34 am 文章主題: |
|
|
思考的實驗
小女曾經看過我的文章後,問我甚麼是思考的速度、寬度與深度?我想了一下就畫了一張圖,做一下說明:
[img]http://i.imgur.com/FbrwfRv.jpg?3[/img]
假設開車在路上時,突然有急事必須要緊急停車,卻發現路邊已經停滿三輛車ABC,不得已情況下,立即選擇路邊並排停車(這是速度),但是要停在哪一輛車邊?有123可以選擇(這是寬度),可是停在1雖然不會影響A車,但是可能會阻擋了B車,停在2就完全阻擋了B車,停在3雖然可能讓C車產生麻煩,但也不至於完全阻擋,當每一個選擇會產生甚麼樣的連帶影響,這可能就是一種思考的深度。
小女立即反應:可是路邊並排停車是違法的!是的,已發生的事實是現實,解釋現實可能會加上很多價值判斷,違不違法?就是一種對錯的價值判斷。可是很多時候,價值判斷卻可能是終結思考的邊界!也就是當下了某種價值判斷之後,人的思考往往因而中止。在某些伊斯蘭國度,女性在外拋頭露面就構成違法,而思考實驗卻可以沒有法規、無限次數,因此在下任何價值判斷之前,其實應該多做思考實驗,有多少寬度(例如有多少選擇肢)?深度有多深?而速度其實是可以最後考慮,因為其實人的思考速度,可能是唯一可以超越光速。
當然小女還是照慣例一副似懂非懂的樣子,不過這也沒有關係,至少好像已經帶她到了思考的門口,至於要不要實驗?就看她自己了。 |
|
回頂端 |
|
 |
野侍一郎 特區作者

註冊時間: 2007-03-31 文章: 2626 來自: 南投
|
發表於: 星期四 三月 30, 2017 9:38 pm 文章主題: |
|
|
情緒的非邏輯性
我是一個無趣之人,除了不過生日(也不收生日禮物),也不賀新年(當然也不寫恭賀新年明信片),有友人就覺得我沒有邏輯性,既然讀學文化人類學,卻忽視習俗慣俗,特別是新年和過生日。但是我回答是,研究文化相關的習俗慣俗,了解新年的意義和觀察人如何過新年,這和自己不賀新年並無邏輯性關係,而且我不賀新年但卻也過年,只不過,過年對我來說,是和家人心的團圓,現狀有空間的距離,心卻可以是沒有距離。
三十幾年來,真正在家和家人共吃團圓飯,也就是圍爐可能不到三次,可是每次團圓飯的時候,一定想盡辦法打電話回家(沒有例外過)。也就是圍爐的時刻,我的心思也正在團圓桌上,同時家人據說都備有我的碗筷在餐桌上,空間的距離隔不開相聚的心靈,過年是再次提醒家的溫馨的感覺。
我喜歡看渥美清的「男はつらいよ」(男人真辛酸),主人公車寅次郎他不斷地在旅行,其實是在飄泊,雖然像浮萍四處流盪,但是又像風箏總是牽有一條線,連向家(寅屋)。車寅次郎就是都沒有在家過年,但是又都會寫明信片回家問候,數來我也幾乎像寅次郎飄盪的年數,至少無法安然在家團圓的境遇根本相同,只不過他是寫明信片回家,我是打電話,對家的牽引眷念應該相仿。
過年幾乎是一個絕對性的情緒渲染交流,有時候可能需要暫時脫開理性的束縛,有人反對甚至呼籲,中秋節不要再烤肉、年節不要再放鞭炮、拜神不要燒香燒金紙,甚至擺出空氣環境的大旗,維護環境和注意安全都是理由充分,正義凜然地令人起敬。但是我這種無趣之人,卻都不反對烤肉、放鞭炮、燒香燒金紙、或喪事的冥紙,因為理性並不是就是人性的全部,缺乏情緒的人性,可能只剩下機械性的人生,枯燥而索然無味。
烤肉的行為,可能是團圓的情緒性象徵或代表,就像圍爐可能並不是因為冷,而是團聚溫暖的心境表徵,燒香、燒金紙冥紙,可能是和神和祖先,心境心意交流的替代象徵,儀式本身就是一種心境心意的表徵,也是情緒的一種替代,信仰、習俗、慣俗原本就是意識形態的產物,感性是核心的要因,原本就很難或不應,以理性做太多的詮釋或干涉,也就是也許不是該理性出現出面的場合時刻!否則就已經不是無趣之人,而是無味之人了。
台灣的新年節目之中,我一直好奇的情緒非邏輯性的習俗,就屬初二回娘家的慣習,女兒回娘家,而母親也是人家的女兒,也回娘家,也就是每一個女兒,可能都是回到沒有女主人的家,除非有哪一個女兒放棄回娘家,否則那要誰來招待回到娘家的女兒?不過,如果也要用理性來對待這個非邏輯性習俗,那是不是也要廢除這個情緒非邏輯性的慣習呢? |
|
回頂端 |
|
 |
|
|
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發表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覆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進行投票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