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篇主題 :: 下一篇主題 |
發表人 |
內容 |
脫支先

註冊時間: 2007-11-14 文章: 383 來自: 台灣
|
|
回頂端 |
|
 |
脫支先

註冊時間: 2007-11-14 文章: 383 來自: 台灣
|
發表於: 星期五 十二月 28, 2007 6:00 pm 文章主題: |
|
|
台灣野生蘭-「附生蘭」之01: 台灣捲瓣蘭 目錄 >> 地生蘭 ︱ 附生蘭
學名: Bulbophyllum taiwanense
台灣名: Tâi-ôan-täu-á-lân 台灣豆仔蘭
英文名: Taiwan Cirrhopetalum
漢名: 台灣捲瓣蘭
台灣特有種
這是很漂亮的 台灣 特有 蘭花 ,附生在中南部中、低海拔山區 原始林 的樹木枝條。族群主要集中在 恆春半島 ,量似乎不多。4-5月盛開,花期可至夏季末。初開時淡橘色,之後轉為橘色或橘紅色。

脫支先 在 星期三 八月 31, 2011 1:54 am 作了第 11 次修改 |
|
回頂端 |
|
 |
脫支先

註冊時間: 2007-11-14 文章: 383 來自: 台灣
|
發表於: 星期一 十二月 31, 2007 8:28 pm 文章主題: |
|
|
台灣野生蘭-「附生蘭」之02: 花蓮捲瓣蘭 目錄 >> 地生蘭 ︱ 附生蘭
學名: Bulbophyllum hirundinis
台灣名: Hoa-liân-täu-á-lân 花蓮豆仔蘭
別名: 朱紅冠毛蘭
英文名: Hualien Cirrhopetalum
漢名: 花蓮捲瓣蘭
花蓮捲瓣蘭 是原生在 中海拔 山區不常見的小型 豆蘭 ,附生在 原始闊葉林 樹幹上; 原生地 包括南投 蓮華池 、 花蓮 、 台東 壽卡 。花期在夏季7-9月。
以下照片是在北部 坪林 海拔 僅200公尺左右的山區發現的 花蓮捲瓣蘭 ,有可能是 原生 海拔最低的 豆仔蘭 。花期則提早在2-4月盛開。

脫支先 在 星期三 八月 31, 2011 8:04 pm 作了第 8 次修改 |
|
回頂端 |
|
 |
脫支先

註冊時間: 2007-11-14 文章: 383 來自: 台灣
|
發表於: 星期二 一月 01, 2008 1:10 pm 文章主題: |
|
|
台灣野生蘭-「附生蘭」之03: 大蜘蛛蘭 目錄 >> 地生蘭 ︱ 附生蘭
學名: Chiloschista segawai
台灣名: Töa-ti-tu-lân
英文名: Large Spider Orchid
漢名: 大蜘蛛蘭
大蜘蛛蘭 分佈全台灣海拔300-1000公尺山區, 附生 於 原始 闊葉林 樹木末端枝條;中、南部較常見。喜歡空氣濕度高、通風、溫暖半透光的環境。
花期:春季。
幼株會著生1-2枚小葉,健壯植株大多無葉; 根系 發達如 蛛網 般攀附於樹木枝幹,以 根系 營光合作用維持生長。
脫支先 在 星期三 八月 31, 2011 8:12 pm 作了第 6 次修改 |
|
回頂端 |
|
 |
脫支先

註冊時間: 2007-11-14 文章: 383 來自: 台灣
|
發表於: 星期二 一月 01, 2008 5:49 pm 文章主題: |
|
|
台灣野生蘭-「附生蘭」之04-1: 小豆蘭 目錄 >> 地生蘭 ︱ 附生蘭
學名: Bulbophyllum aureolabellum
台灣名: Sè-hoe-täu-á-lân 小花豆蘭
漢名: 小豆蘭
花期:冬末至初春。
台灣特有種
04-2: Bulbophyllum aureolabellum 小豆蘭 (2009年開花照片)
台灣本島海拔300-1200公尺山區零星分佈,發現地點包括 台北 烏來 、 坪林 、 三峽 、 花蓮 能高山 、 林田山 ;因觀察不易, 族群 分佈狀況仍有待調查。它喜歡著生在潮溼、遮蔭的 原始 闊葉林 或 雜木林 樹幹,常與 伏石蕨 混生,若未開花很容易忽略,也容易與相似種 狹萼豆蘭 、 小葉豆蘭 混淆。
脫支先 在 星期五 八月 26, 2011 9:17 pm 作了第 9 次修改 |
|
回頂端 |
|
 |
脫支先

註冊時間: 2007-11-14 文章: 383 來自: 台灣
|
發表於: 星期三 一月 02, 2008 6:29 pm 文章主題: |
|
|
台灣野生蘭-「附生蘭」之05: 桃紅 蝴蝶蘭 目錄 >> 地生蘭 ︱ 附生蘭
學名: Phalaenopsis equetris
台灣名: Thõ-á-âng-ô-tiãp-lân
別名: 姬蝴蝶蘭
英文名: Posy Moth Orchid
漢名: 桃紅 蝴蝶蘭
花期:春末至冬初。
僅台灣東方外海小蘭嶼有 桃紅 蝴蝶蘭 野生 族群 分佈, 附生 在 原始 闊葉叢林 枝幹。喜歡半遮蔭、溫濕、通風的環境。
桃紅蝴蝶蘭 是原生於台灣的兩種 蝴蝶蘭 之一,另一是鼎鼎大名的 白蝴蝶蘭 「台灣阿嬤」 Phalaenopsis aphrodite var formosana ;因 桃紅蝴蝶蘭 花朵小, 花型 不平整,在 交配 育種 上較不受重視,早年也因此免於遭受過度 採集 而 滅絕 的危機。 小蘭嶼 在1985年起淪為 空軍 台東 志航 基地 的 炸射場 ,據調查資料顯示島上僅存少數 百合花 和炸射後留下的低矮 植叢 及 彈坑 , 桃紅蝴蝶蘭 在 原生地 已經 滅絕 。目前市面上看到的機會不多,僅極少數喜愛 蝴蝶蘭 的趣味仔有收藏。
目前花市看到的多是由 菲律賓 進口的 植株 。 菲律賓 是 桃紅蝴蝶蘭 主要 原生地 , 小蘭嶼 則是 本種 地理分佈 的最 北限 。 本種 在 菲律賓 群島雖廣泛分佈,但各地的 植株 、 花朵 型態 、 顏色 、 花期 多有差異, 小蘭嶼 的 桃紅蝴蝶蘭 通常 花期 較晚,且不易著生 高芽 。
脫支先 在 星期三 八月 31, 2011 8:29 pm 作了第 6 次修改 |
|
回頂端 |
|
 |
脫支先

註冊時間: 2007-11-14 文章: 383 來自: 台灣
|
發表於: 星期一 一月 07, 2008 1:43 am 文章主題: |
|
|
台灣野生蘭-「附生蘭」之06-1: 白 蝴蝶蘭 目錄 >> 地生蘭 ︱ 附生蘭
學名: Phalaenopsis aphrodite
台灣名: Peh8-ô-tiãp-lân
別名: Phalaenopsis aphrodite var formosana
英文名: White Moth Orchid
漢名: 白蝴蝶蘭
06-2: Phalaenopsis aphrodite 白蝴蝶蘭 (不同個體)
花期:初春至夏初。
白 蝴蝶蘭 是 台灣 原生 兩種 蝴蝶蘭 之一;分佈在 蘭嶼 及 台灣 本島東南部 海岸山脈 、 恆春半島 ,以強壯的 根系 攀附在海岸邊到海拔1000公尺以下 熱帶 、 亞熱帶 原始 闊葉林 主幹、粗枝、岩壁及大石頭上,喜歡半遮蔭、有透光散射、微溼、通風好的環境。
1947年,在一項 國際 性花展中,「 紅頭嶼 」 原生 的 白蝴蝶蘭 一支獨秀榮獲 冠軍 ,同年1月29日(就在 228事件 前1個月),「 臺灣省 」 行政長官 公署 民政處 以「 雨子儉字第八三三六號 」通報,將 台東縣 「 紅頭嶼鄉 」改名為「 蘭嶼 」,從此「 蘭嶼 」之名沿用至今。
1952、1953連續2年, 白蝴蝶蘭 在 美國 加州 舉行的國際 花展 中獲得 冠軍 。1956年 法國 楠特城 舉行的第三屆 國際 花卉 展覽 中又榮獲 金質獎 , 台灣 的 白蝴蝶蘭 一再獲得 國際 肯定而馳名也因此身價百倍,但隨之而來的卻是遭到窮搜淨採的 惡運 。
目前市面上出售的「 台灣阿媽 」幾乎全為人工 雜交 後的 膺品 ,在 白蝴蝶蘭 原生地 也很難發現 野生 植株 。近年來 國家公園 和某些 遊樂區 在 山區 『 復育 』的 品種 正確性都值得懷疑。
雖然如此,個人寧願相信台灣的 白蝴蝶蘭 在原生地並未完全 絕種 ,理由是 野生蘭 花主要靠 種子 繁殖 ,一個 果莢 即包含上萬種子隨風飄散四處散播;而 原生地 多少還保留有 人跡罕至 的 懸崖絕壁 ,只要有數棵 蘭花 殘存且不受人為干擾,數十年後 族群 逐漸恢復是可以期待的。值得擔心的倒是未經嚴格認證 品種 正確性 的 植株 已陸續被『 復育 』到山區,日後有可能造成不正確的 品種 雜交 而失去 台灣 白蝴蝶蘭 的特色。
白蝴蝶蘭 在市面上常暱稱為「 台灣阿媽 」乃是由 種名 「amabilis」諧音而來。以前本種曾被歸入為 Phalaenopsis amabilis ,但是近年來 蘭學界 已經普遍認定 台灣 及 菲律賓 中、北部的 白蝴蝶蘭 是 Phalaenopsis aphrodite ,台灣南部正是它 地理分佈 的最北限; Phalaenopsis amabilis 地理分佈 最北限 則是 菲律賓 南部諸島。
兩個 品種 外觀簡單的分辨方法一是 aphrodite 脣瓣 中裂呈三角形, amabilis 脣瓣 中裂呈狹長條形;二是 aphrodite 連體塊 上端左右兩邊各有兩個突角, amabilis 則只有一個突角。因此, 白蝴蝶蘭 在正名為 Phalaenopsis aphrodite 之後似乎可以稱為「 台灣阿婆 」了!
Phalaenopsis aphrodite 脣瓣 中裂 呈三角形, 連體塊 上端左右兩邊各有兩個突角。
原生於 婆羅洲 沙巴 ( Sabah )的 Phalaenopsis amabilis 脣瓣 中裂 呈狹長條形, 連體塊 上端左右兩邊只有一個突角。
大自然 畫家 林麗琪 小姐以這株正宗「 台灣阿婆 」為 模特兒 畫的Phalaenopsis aphrodite var formosana。
2008年開花2梗13朵。
脫支先 在 星期四 八月 25, 2011 8:20 pm 作了第 13 次修改 |
|
回頂端 |
|
 |
脫支先

註冊時間: 2007-11-14 文章: 383 來自: 台灣
|
發表於: 星期二 一月 08, 2008 8:39 pm 文章主題: |
|
|
台灣野生蘭-「附生蘭」之07: 台灣風蘭 目錄 >> 地生蘭 ︱ 附生蘭
學名: Thrixspermum formosanum
台灣名: Tâi-oân-hong-lân
別名: 白蛾蘭
英文名: Taiwan Wind Orchid
漢名: 台灣風蘭
花期:冬末至春季,花有 濃香 ,清晨到中午時段香氣特別 濃郁 。
台灣風蘭 原生台灣全島低、 中海拔 山區 普遍分佈, 族群 繁盛; 附生 在 闊葉林 、 針葉林 、 人造果園 灌木 枝條或 針葉樹 針葉 間,喜歡空氣溼度夠、不積水、通風良好,散射光的環境。
台灣風蘭 開花特性有點像 曇花 一現,清晨天微亮時 綻放 ,黃昏 凋謝 ;花壽命不到1天,但大約一週左右便再度開花,同一 植株 可持續開3-4次。奇特的是,同一區域的 台灣風蘭 植株 會不約而同選擇在同一天大量開花,這是 植物 為增加 異株 授粉 機會 演化 出來的奇特 機制 。
種名 formosanum 的 台灣風蘭 常被誤為 台灣 特有種 ,事實上它在 日本 、 越南 、 支那 海南 都有 原生 族群 分佈。

脫支先 在 星期三 八月 31, 2011 8:36 pm 作了第 6 次修改 |
|
回頂端 |
|
 |
脫支先

註冊時間: 2007-11-14 文章: 383 來自: 台灣
|
發表於: 星期四 一月 10, 2008 12:53 pm 文章主題: |
|
|
台灣野生蘭-「附生蘭」之08: 阿里山 豆蘭 目錄 >> 地生蘭 ︱ 附生蘭
學名: Bulbophyllum pectinatum
異名: Bulbophyllum transarisanense
台灣名: A-Lí-san-tāu-á-lân 阿里山豆仔蘭
別名: 百合蘭 、 百合豆蘭
英文名: Lily Orchid
漢名: 阿里山豆蘭
花期:夏季。
阿里山豆蘭 普遍附生在 台灣 全島 中海拔 700-2200公尺 雲霧帶 原始林 、 針葉林 樹木 主幹 或 粗枝 幹。喜歡涼爽濕潤、遮蔭半透光生滿 苔蘚 的環境。花直徑4公分左右,是 台灣 原生 豆蘭 中花朵最大的。

脫支先 在 星期三 八月 31, 2011 8:52 pm 作了第 5 次修改 |
|
回頂端 |
|
 |
脫支先

註冊時間: 2007-11-14 文章: 383 來自: 台灣
|
發表於: 星期二 一月 15, 2008 10:00 pm 文章主題: |
|
|
台灣野生蘭-「附生蘭」之09: 假囊唇蘭 目錄 >> 地生蘭 ︱ 附生蘭
學名: Saccolabiopsis wulaokenensis
台灣名: Bú-láu-khi°-ké-hiong-lân 武荖坑假香蘭
漢名: 假囊唇蘭
花期:春季。
假囊唇蘭 附生於350公尺左右 低海拔 潮溼的 原始闊葉林 上層細枝條。種名 wulaokenensis 以發現地 宜蘭 武荖坑 命名。花朵很小只有0.25-0.35公分,但頗為 細緻 典雅 ,以 螞蟻 傳播花粉。
假囊唇蘭 是2006年9月發表的 台灣 新紀錄屬 新種 蘭花 ;因植株大小、葉片微微向內歪斜等外型特徵與 台灣 香蘭 極類似(外觀除了花以外,最大不同在 花梗 上, 台灣香蘭 略呈Z字形扭曲, 果莢 較長; 假囊唇蘭 花梗 呈棒狀,中段粗,頭尾兩端漸細, 果莢 稍短),曾作成 瓶苗 並以 香蘭 之名在 建國花市 交易,開花之後才發現是以前沒見過的新紀錄種,經鑒定命名並在學術刊物 Taiwania 發表 。

脫支先 在 星期三 八月 31, 2011 9:02 pm 作了第 7 次修改 |
|
回頂端 |
|
 |
脫支先

註冊時間: 2007-11-14 文章: 383 來自: 台灣
|
發表於: 星期三 一月 16, 2008 12:06 am 文章主題: |
|
|
台灣 野生蘭-「附生蘭」之10: 豹紋蘭 目錄 >> 地生蘭 ︱ 附生蘭
學名: Staurochilus luchuensis
異名: Cleisostoma ionosmum
台灣名: Pà-bûn-lân 豹紋蘭
別名: 屈子花
英文名: Leopard Orchid
漢名: 豹紋蘭
花期:春季,花有濃香。
豹紋蘭 附生於 台灣 本島 和 蘭嶼 200-1000公尺低、 中海拔 原始 闊葉林 大樹樹幹或粗枝幹,喜歡溫暖潮溼,半透光的環境。 根系 發達,生性極強健,往往多株或數十株成叢。

脫支先 在 星期四 九月 01, 2011 1:20 pm 作了第 7 次修改 |
|
回頂端 |
|
 |
脫支先

註冊時間: 2007-11-14 文章: 383 來自: 台灣
|
發表於: 星期三 一月 16, 2008 3:43 pm 文章主題: |
|
|
台灣 野生蘭 -「附生蘭」之11: 黃松蘭 目錄 >> 地生蘭 ︱ 附生蘭
學名: Gastrochilus japonicus
台灣名: N̂g-siông-lân 黃松蘭
英文名: Yellow Pine Orchid
漢名: 黃松蘭
花期:夏季至中秋。
黃松蘭 附生於 台灣 全島200-1500公尺低、 中海拔 原始闊葉林 、 雜木林 、 針葉林 樹幹或枝條, 根系 極發達,常成群叢生;喜歡山澗溪邊潮溼、遮蔭的環境。

脫支先 在 星期四 九月 01, 2011 1:23 pm 作了第 5 次修改 |
|
回頂端 |
|
 |
脫支先

註冊時間: 2007-11-14 文章: 383 來自: 台灣
|
發表於: 星期三 一月 16, 2008 7:33 pm 文章主題: |
|
|
台灣 野生蘭 -「附生蘭」之12: 白石斛 目錄 >> 地生蘭 ︱ 附生蘭
杉林溪 鹿窟山 海拔2100公尺處的「 褐莖型 」 白石斛 。
學名: Dendrobium moniforme
台灣名: pe̍h-chio̍h-ha̍k 白石斛
Chio̍h-ha̍k 石斛
Chiap-kut-chháu 接骨草
別名: 石斛 、 接骨草
英文名: White Dendrobium
漢名: 白石斛
花期:冬季末至夏季末,花有香味。
白石斛 附生於台灣全島500-2450公尺低、中、 高海拔 雲霧帶 原始 闊葉林 、 針葉林 樹幹枝條,常密集叢生呈放射狀伸展,部份地區族群極繁盛;喜歡清涼陰溼又通風的環境。
白石斛 分成「 青莖 」和「 褐莖 」兩型;低、 中海拔 交界處的 白石斛 通常是莖細長、呈青綠或黃綠色的「 青莖型 」,花通常呈白色;中、 高海拔 交界處的 白石斛 通常是莖比較粗短,呈黃褐色或咖啡色的「 褐莖 」型,花白色,少數花帶有淡紫紅色或乳黃色。
新竹 五峰 鳥嘴山 海拔1400公尺處的「 青莖型 」白石斛。
台東 向陽 海拔2300公尺處的「 褐莖型 」白石斛。

脫支先 在 星期四 九月 01, 2011 1:28 pm 作了第 5 次修改 |
|
回頂端 |
|
 |
脫支先

註冊時間: 2007-11-14 文章: 383 來自: 台灣
|
發表於: 星期六 一月 19, 2008 7:22 pm 文章主題: |
|
|
台灣 野生蘭 -「附生蘭」之13: 黃萼捲瓣蘭 目錄 >> 地生蘭 ︱ 附生蘭
學名: Bulbophyllum retusiusculum
台灣名: N̂g-se-lân 黃梳蘭
N̂g-ê-lân 黃鞋蘭
別名: 黃梳蘭 、 蘚葉捲瓣蘭
英文名: Yellow Comb Orchid
漢名: 黃萼捲瓣蘭
花期:秋季至冬季。
黃萼捲瓣蘭 附生於台灣全島海拔500-1900公尺山區 原始林 、 雜木林 樹幹枝條;少數附生於 岩石 表面。喜歡濕涼、通風、半透光的環境。

脫支先 在 星期四 九月 01, 2011 1:33 pm 作了第 6 次修改 |
|
回頂端 |
|
 |
脫支先

註冊時間: 2007-11-14 文章: 383 來自: 台灣
|
發表於: 星期日 一月 20, 2008 2:30 am 文章主題: |
|
|
台灣 野生蘭 -「附生蘭」之14: 黃花捲瓣蘭 目錄 >> 地生蘭 ︱ 附生蘭
學名: Bulbophyllum pectenveneris
異名: Bulbophyllum flaviflorum
台灣名: N̂g-hoe-tau-á-lân 黃花豆蘭
Kim-hō-soà°-lân 金傘蘭
別名: 翠華捲瓣蘭 、 金傘蘭
英文名: Yollow Flower Cirrhopetalum,Golden Comb Orchid
漢名: 黃花捲瓣蘭
花期: 春季至夏初。
黃花捲瓣蘭 附生於台灣全島海拔600-1100公尺山區 原始林 、 人造 針葉林 枝幹。喜歡潮濕冷涼、通風、半透光的環境。花初開時淡綠色,逐漸轉黃綠色,之後變成淺黃色帶黃色脈紋或金黃色帶綠色脈紋。

脫支先 在 星期四 九月 01, 2011 1:39 pm 作了第 4 次修改 |
|
回頂端 |
|
 |
|